
在加国长大的移民二代,除了英文,是否还应学习父母的母语,是很多移民家庭面临的困扰。若父母本身母语并不同的话,孩子面对三种语言的环境,如何取舍才不会给孩子产生太大压力,则是很多父母难以抉择的问题。
来自台湾的范琪伟就曾受CBC法语台邀请,拍摄法语纪录片「学中文?还是学法语?」范琪伟母语为中文,先生萨普勒若勒(Laurent Saplairoles)则说法语,导致儿子范思阳(Lucas Saplairoles)出生就面临着中文、法语及英语三种语言的环境。
别着急别给压力
范琪伟称,孩子出生后就曾与先生达成一致,希望孩子三种语言都掌握。但此事说来容易,实际上孩子三岁开始比较会说话的时候,就时常出现语法词汇混淆的情况。很多父母面对这类情况,可能会十分慌乱,考虑是否应该停止让孩子继续学习多种语言。范琪伟则建议,当孩子出现混淆时,无须着急,只用教孩子正确的说法即可,时间长了,孩子自然会记得。
范琪伟表示,孩子平常在学校通常使用英文,因此英文水平自然会十分好,为了培养另外两种语言的能力,她平常与孩子交流只用中文,而孩子与父亲的交流则仅为法语。长久下来,孩子自然形成了一种观念,与父母交流分别用法语和中文,两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学习和使用。为了提高孩子中文能力,范琪伟还会利用假期时间,带孩子回台湾,为其创造100%的中文学习环境,语言能力的提升速度非常快。
有些父母来自不同国家,孩子开始说话的年龄可能比同龄孩子稍晚,导致父母十分着急。范琪伟建议父母放宽心,通常孩子面临着不同语言的冲击,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,等到他们逐渐接受后,开口说话时,十分自然的不同语言都能说一点。她认为,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,重点是不要给他们压力,平常多创造一些语言环境,让他们轻松学习。